主题
基础知识
掌握提示词工程的基础知识,是设计高质量提示词的第一步。本章节将介绍语言模型基础、提示词结构、Prompt 类型以及输入输出格式设计,帮助读者理解如何构建有效提示。
语言模型基础
语言模型(Language Model, LM)是一种通过学习大量文本数据来预测下一个词或生成文本的模型。现代大型语言模型(如 GPT 系列、LLaMA、Claude)能够根据输入提示生成连贯、逻辑性强的文本。
- 生成机制:模型会根据提示中的上下文和历史信息,预测可能的输出词序列。
- 局限性:模型可能存在偏差、 hallucination(虚构内容)或对某些专业领域理解不够准确。
- 应用场景:文本生成、问答系统、数据分析、代码生成等。
理解模型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我们设计更精准的提示词,使模型按照预期生成内容。
Prompt 的基本结构
一个完整的 Prompt 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:
- 指令(Instruction):明确告诉模型要做什么,例如“请将以下文本翻译成英文”。
- 上下文(Context):提供相关背景信息,帮助模型理解任务,例如文章、对话历史、数据表等。
- 示例(Example):给出输入-输出示例,帮助模型学习任务格式。
- 格式化要求(Format Requirement):规定输出的结构或风格,例如 JSON、表格、简明语言等。
示例
text
指令: 将下面文本翻译为英文
文本: 你好,世界!
格式: JSON { "translation": "" }指令式 Prompt 与示例式 Prompt
指令式 Prompt:直接下达任务指令,适用于明确任务,例如:
“请总结下面文章的主要观点。”
示例式 Prompt(Few-shot):提供输入输出示例,帮助模型学习任务模式,适用于复杂任务,例如:
示例 1:文章: "……" → 总结: "……" 示例 2:文章: "……" → 总结: "……" 任务: 对以下文章生成总结。
使用示例式 Prompt 可以显著提升模型在复杂任务下的准确性。
输入输出格式设计
合理设计输入和输出格式,可以让生成结果更易于解析和后处理:
- 输入设计:包括关键信息、上下文和任务描述,尽量简洁清晰。
- 输出设计:指定格式(JSON、表格、Markdown 等),减少模型输出不可控情况。
示例
text
指令: 将下面文本转换为表格形式
文本: 苹果, 价格 3元; 香蕉, 价格 2元
格式: Markdown 表格生成输出:
| 水果 | 价格 |
|---|---|
| 苹果 | 3元 |
| 香蕉 | 2元 |
通过掌握这些基础知识,读者可以为后续章节的提示优化和高级策略打下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