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
Pingora 内部机制
Pingora 是一个高性能、可扩展的代理服务器,其内部机制设计充分利用异步运行时和多线程,提高并发处理能力。
请求处理流程
- 接收请求:解析 HTTP/HTTPS 请求,初始化上下文(CTX)
- 前置过滤器(Pre-filters):进行身份验证、限流、日志记录等操作
- 路由与上游选择:根据配置选择上游 Peer
- 上游请求:通过连接池复用连接发送请求
- 响应过滤器(Response-filters):处理上游响应,可修改或记录信息
- 完成阶段(Finalize):清理上下文、更新监控指标
上下文管理 (CTX)
- 每个请求都有独立 CTX
- 支持跨阶段共享状态
- 避免全局变量,提高安全性和可维护性
过滤器机制
- 可在不同阶段注册过滤器
- 支持前置、上游、响应和完成阶段
- 过滤器可返回错误,阻止请求继续执行
异步运行时与线程模型
- 基于 Tokio 异步运行时
- 任务调度采用多线程线程池
- 阻塞操作需在专用线程或使用异步封装
连接池与负载均衡
- 自动管理与上游的持久连接
- 支持轮询、最少连接等负载均衡策略
- 故障检测与自动切换,提高高可用性
日志与监控
- 内置日志系统支持不同等级和输出方式
- 可通过 Prometheus 导出指标
- 方便排查问题和性能分析
理解 Pingora 的内部机制,可以更好地进行自定义扩展、调试和性能优化,使代理服务在高并发环境下稳定高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