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
序列到序列(Seq2Seq)
序列到序列(Sequence-to-Sequence, Seq2Seq)是 NLP 中将一个序列映射为另一个序列的任务。
典型应用包括:
- 机器翻译(Machine Translation)
- 文本摘要(Text Summarization)
- 对话生成(Dialogue Generation)
- 问答系统(Question Answering)
示例:
txt
输入(英文):I love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.
输出(中文):我喜欢自然语言处理。
一、Seq2Seq 模型原理
1. 编码器-解码器(Encoder-Decoder)
- 编码器(Encoder):将输入序列编码为上下文向量(Context Vector)
- 解码器(Decoder):根据上下文向量生成目标序列
早期 Seq2Seq 使用 RNN / LSTM / GRU 构建编码器和解码器。
2. 注意力机制(Attention)
- 解决长序列信息丢失问题
- 每个输出位置都会动态关注输入序列不同部分
示意:
txt
Decoder Step 1 → attention over Encoder states → generate token1
Decoder Step 2 → attention over Encoder states → generate token2
...
3. Transformer 架构
- 完全基于注意力机制,无需循环结构
- 并行化训练效率高
- 广泛应用于翻译、摘要和生成任务(如 BERT、T5、GPT)
二、应用示例(Hugging Face)
1. 机器翻译
python
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pipeline
translator = pipeline("translation", model="Helsinki-NLP/opus-mt-en-zh")
text = "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is fascinating."
result = translator(text)
print(result)
输出示例:
txt
[{'translation_text': '自然语言处理非常有趣。'}]
2. 文本摘要
python
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pipeline
summarizer = pipeline("summarization", model="facebook/bart-large-cnn")
text = """
近年来,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,尤其是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,
Transformer 模型和大规模预训练模型(如 BERT、GPT)表现出卓越能力。
"""
summary = summarizer(text, max_length=50, min_length=20)
print(summary)
输出示例:
txt
[{'summary_text': '近年来,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表现出卓越能力。'}]
三、应用场景
- 机器翻译:跨语言交流与文档翻译
- 文本摘要:新闻、论文、长文档摘要
- 对话生成:智能客服、聊天机器人
- 文本改写 / 文本生成:创作、自动写作
四、小结
- Seq2Seq 是 NLP 生成任务的核心框架;
- Transformer 和注意力机制极大提高了生成质量;
- 现代 NLP 模型几乎都基于 Seq2Seq 或其变体进行训练和微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