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
内核升级流程
在完成系统更新与清理后,下一步是 掌握 Gentoo 内核升级流程,确保系统核心组件安全、稳定并支持新硬件。
一、获取最新内核源代码
- 查看可用内核版本:
bash
emerge --search sys-kernel/gentoo-sources- 安装指定版本内核:
bash
emerge --ask sys-kernel/gentoo-sources- 默认安装
/usr/src/linux软链接指向最新内核源 - 可以选择稳定版或长期支持(LTS)版本
二、备份当前内核配置
bash
cp /usr/src/linux/.config /usr/src/linux/.config.backup- 以防新内核编译失败或配置错误
- 可随时恢复旧内核配置
三、配置内核选项
- 使用图形化或菜单配置:
bash
cd /usr/src/linux
make menuconfig- 配置关键选项:
- 支持的文件系统(EXT4, XFS 等)
- 网络驱动与协议
- USB、显卡和声卡驱动
- 内核模块选择(可选编译为模块或内置)
⚡ 建议保留旧内核配置,避免功能缺失或系统无法启动。
四、编译内核
- 编译内核镜像:
bash
make -j$(nproc) && make modules_install-j$(nproc):并行编译,提升速度make modules_install:安装模块到/lib/modules/<kernel-version>
- 安装内核:
bash
make install- 安装
bzImage到/boot并生成必要文件
五、更新启动加载器
- 对 GRUB 用户:
bash
grub-mkconfig -o /boot/grub/grub.cfg- 对其他启动加载器,如 LILO 或 systemd-boot,按对应文档更新配置
六、重启并验证内核
bash
reboot
uname -r- 确认系统启动并使用新内核
- 检查日志
/var/log/dmesg或dmesg输出,确保驱动加载正常
七、建议操作
- 升级内核前备份当前工作环境
- 保留旧内核条目,以防新内核启动异常
- 按需选择模块编译或动态加载,减少系统负担
- 定期关注 Gentoo 内核更新和安全公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