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
内核编译与安装
在完成 Stage3 安装、chroot 配置和 Portage 同步后,下一步是 配置、编译和安装 Linux 内核。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,正确的配置和编译能够提升性能并支持所需硬件。
一、选择内核版本
Gentoo 提供多种内核版本:
- 稳定内核(Stable):适合生产环境
- 长期支持内核(LTS):长期维护,适合服务器
- 实验/最新内核(Testing/Vanilla):包含最新功能,但不够稳定
安装内核源码包:
bash
emerge sys-kernel/gentoo-sources查看可用版本:
bash
equery list sys-kernel/gentoo-sources二、内核配置
进入内核源码目录:
bash
cd /usr/src/linux常用配置方法:
- 默认配置(基于当前硬件):
bash
make defconfig- 交互式配置(图形界面):
bash
make menuconfig💡 在
menuconfig中,可选择启用或禁用模块、文件系统支持、驱动等。 建议只启用必要功能,减少编译时间。
三、编译内核
编译内核及模块:
bash
make -j$(nproc)
make modules_install-j$(nproc)使用所有 CPU 核心加速编译modules_install安装内核模块到/lib/modules
安装内核映像:
bash
make install这会生成 /boot/vmlinuz-<version> 内核文件。
四、配置引导程序
- GRUB2 配置:
bash
grub-install /dev/sda
grub-mkconfig -o /boot/grub/grub.cfg- 确认
/boot/grub/grub.cfg包含新编译内核条目。
五、重启并验证
退出 chroot,重启系统:
bash
exit
reboot启动后查看内核版本:
bash
uname -r确保显示为刚才编译的版本。
六、建议操作
- 编译前备份配置文件(
.config) - 对关键硬件启用必要驱动,如网卡和文件系统
- 保留旧内核以便回滚